美方欲開展對華貿易戰,商務部回應:中方絕不會坐視;分析稱相關行業的預警工作不容懈怠
8月14日下午(北京時間15日凌晨),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簽署行政備忘錄,指示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針對所謂“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發起審查,以確保美國的知識產權和技術得到保護。
8月15日上午,穆迪發布快評,預計美國調查中國的行為短期內不會影響中國的主權信用質量。
興業研究昨日發布報告稱,此次特朗普簽署備忘錄授意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審查“中國貿易行為”信號意義大于制裁意義。建議在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采取進一步行為之前,中國政府及相關行業應做好相應的預警工作。
據華爾街日報,如果調查確實進行,可能需要一年的時間才會決定是否會實施貿易制裁。那么,在這一年時間里,我們能做什么?
分析稱:特定領域的調查不會影響大趨勢
《華爾街日報》稱,雖然特朗普的表態很強硬,但他只是下令貿易代表開始研究是否將展開正式調查。據稱,如果調查確實進行,可能需要一年的時間才會決定是否會實施貿易制裁。
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劉勝軍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分析,特朗普目前迫在眉睫的問題,首先還是解決朝鮮問題,而和中國的經貿問題并不是一時可以解決的問題,所以還是利用將啟用調查來向中國施壓,換取在朝鮮問題上中國的支持,這可能就是特朗普總說的“交易的藝術”。
如果觸發對華貿易調查,美方將根據《貿易法》第301條款調查中國的貿易行為,調查內容則包括中國涉嫌侵犯美國知識產權和強制美國企業進行技術轉讓的相關指控等。
“影響肯定是有的,但可能是輕微的。”劉勝軍分析,美國目前仍然是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人口規模和消費能力、層次都是最高的,對中國企業來說是最重要的市場,“但這次特定領域的調查不會影響大趨勢”。